找到相关内容366篇,用时9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原始佛教及其基本教义

    痛苦的,也可以说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。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怨憎会苦(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;不能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)、求不得苦、爱别离苦(与自己相爱的人...把“无明”置于首位。  灭谛,是说灭除贪爱欲望,便断除了产生苦恼的原因,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。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。《阿含经》上经常看到释迦牟尼所说自己达到的至高解脱境界是“我已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4555034.html
  • 唐卡六道轮回图解

    有某几 种略有较高智力,但普遍来说牠们愚痴及无太精密的思考能力。所以,牠们几乎不可能作任 何善业。人道人间的苦有很多,但可把它们归纳为八苦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怨憎 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取...圈内有三种畜牲鸽、蛇及猪;蛇及鸽由猪口而出。这三种动物,分别 表义贪、瞋、痴这三毒。这三毒念,是凡夫 的根本烦恼,也是令我们不断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。鸽的特征是贪欲无足,这是传统的说 法。现代的西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4258475.html
  • 佛法总提到苦,苦怎样解释呢

    会、求不得、五阴炽盛等八类苦,分述如下     1、之苦,人多不复记忆,事实上,十月胎狱之苦,且不必说,即出生之际,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,通过狭窄的阴道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、脱离母之后,为...求而不得,岂不苦恼?  8、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,五阴集聚成身,如火炽然,前七苦皆由此而。色阴炽盛,四大不调,而有疾病之苦。受阴炽盛,领纳分别,使诸转本加极想阴炽盛,想相追求,而有爱别离,怨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258932.html
  • 苏美多比丘著四圣谛(三)

    死亡,永远无法从你的生命中学到任何有意义的事。   请真正地去思惟「有生必有灭」,不要只是想想而已,将它运用在平常的生活与个人的经验上,然后你就会明了了。只要知道起……还灭,去思惟事物的本然,...苏美多比丘著四圣谛(三)  苏美多比丘 着  法园编译群 译  一切有生必有灭,无常亦无我。   所以别执着,别被生灭迷惑,   别寻找你想安住与信赖的依怙,因连那些也是会消灭的……   第三圣谛...

    苏美多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3762634.html
  • 人间八正道

    人间八正道  吴平  佛法的核心是四圣谛。四圣谛中的苦谛指认识到世间充满苦恼,概括为所谓八苦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怨僧会苦、爱别离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阴盛苦。集谛指认识到造成苦恼的原因是爱欲、贪欲,有了...当我们认识到有生死轮回、三世因果之后,就可知道人生并非一死亡就全都幻灭,还有业力牵引来世。今世多行善,来世就能享受荣华富贵今世多行不义,来世就饱尝饥寒之苦若是作恶多端,就会沦落地狱,受那锥心刺骨的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4566162.html
  • 出 家

    出 家  [作者:清凉月]   人生,最痛苦者莫过于生死。  出家,顾名思义就是剃烦恼丝,出生死家。因为,烦恼是生死的根源。  出家有多种有出世俗家的,有出烦恼家的,有出无明家的,也有出生死家、出三界家等等。然而,让心灵出尘才是最真实的出家。  有人说“出家”是在逃避现实生活。可是,现实生活到底是什么呢?人之一生,谁都不能逃避的现实生活就是、老、病、死、苦。在这五欲横流、利欲熏心的业识...

    清凉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1866729.html
  • 关于唐卡中的六道轮回和十二因缘

    为重,但牠们却能明白佛法。畜牲中虽也有某几种略有较高智力,但普遍来说牠们愚痴及无太精密的思考能力。所以,牠们几乎不可能作任何善业。   人道   人间的苦有很多,但可把它们归纳为八苦苦、老苦、病苦、...小圆圈,圈内有三种畜牲鸽、蛇及猪;蛇及鸽由猪口而出。这三种动物,分别表义贪、瞋、痴这三毒。这三毒念,是凡夫的根本烦恼,也是令我们不断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。   鸽的特征是贪欲无足,这是传统的说法。现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4169761.html
  • 什么是八正道?什么是十二因缘?

    ,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。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。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,因为一个因缘升起,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起,故佛经中常说“此有故彼有,此灭故彼灭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这样的东西起,所以另外一样东西也跟着起;有这样的东西消灭,另外一样东西也跟着消灭。 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过去因到现在果。 过去因无明是过去迷惑。行是过去造业。 ⑴、无明我们迷惑无知,对善恶因果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0376463.html
  • 略论佛使比丘的“缘起没有贯通三世”【刹那缘起】

    触缘受因以触为缘,才产生受。  七、受缘爱因以受为缘,才产生爱。  八、爱缘取因以爱为缘,才产生取。  九、取缘有因以取为缘,才产生有。  十、有缘因以有为缘,才产生生。  十一、生缘老病死...  3.自性  (a)过去时无明、行二支  (现在时有为最后的识等八支  ?未来时、老死二支  (二)三连结四摄类  1.三连结  (a)行与结生识一因果连结  (受与爱一果因连结 ...

    王忠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0256391.html
  • 《般若心经》浅释

    是由根、境、识三者的和合而起。识是认识的主体,也就六根、六境、六识不外是依因缘而,一切因缘所生法是无常无我的,所以说为“空”。  “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者死亦无老死尽。”“无无明,亦无无明...因果关系、缘起关系,以十二种形式表示出来就是十二因缘。只要从开始就没有无明,那么自然就没有老死了。凡夫迷惑颠倒,无法突破十二因缘的流转,生死辗转。其实也不足喜,死也不足悲只要悟入生死一如觉知...

    李淑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5263742.html